“十三五”以来,昌宁县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立足生态建设主战场,念好“山水经”,种好“摇钱树”,打好“生态牌”,生态文明建设成果丰硕。
生态修复治理成就突出。以建设“美丽昌宁”为抓手,全面巩固和提升“五边四化”建设成果,完成营造林生产任务46.54万亩,义务植树360万株,实施国家新一轮退耕还林项目12.38万亩,兑现退耕还林补助资金10571.99万元。全县森林总面积389.02万亩,森林覆盖率达68.82%,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右甸河省级湿地公园设立获得省林业和草原局批复同意;漭水镇沿江村、田园镇四角田社区等5个村获得“国家森林乡村”称号;卡斯镇大塘村、翁堵镇明山村等13个村获得“省级森林乡村”称号,昌宁县被云南省人民政府命名为云南省美丽县城。
生态资源保护成效明显。全面推进148.3万亩天然林停伐保护工程和88.1万亩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工作,累计兑付生态补偿资金10726万元;严厉打击乱捕滥猎野生动物、违法采集野生植物的行为,野生动植物资源得到有效保护。目前,昌宁县境内有陆生野生动物24目60科181种,其中国家级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43种;野生植物197科806属1920种,其中国家级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有19种,珍稀濒危物种21种。
灾害预警防控成绩优秀。认真落实森林防火目标管理责任制,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基本原则,强化宣传教育、源头管理、经费保障、物资储备等工作,突出抓好“细、全、严、强”四个字,确保责任落实、宣传教育、火源管控、综合防控“四个到位”,“十三五”期间全县保持无重特大森林火灾发生的好成绩;扎实做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和疫情预警监测,累计开展林业有害生物防治20.15万亩,防治率100%。
绿色经济发展成果显著。“十三五”以来,共实施木本油料提质增效、低效林改造等林业产业建设项目5个,面积19万亩,投入产业项目扶持资金2261.06万元。2020年末,昌宁县以核桃、澳洲坚果、油茶为主的木本油料基地面积200多万亩,产量8.95万吨,产值10.96亿元,林业草原产业总产值达46亿元,林草产业已成为昌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