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大关:筇竹产业 绿了山坡也富了村民

2021-05-26 17:54:54   来源:云南网   

决战脱贫攻坚以来,昭通市大关县充分发挥筇竹资源优势,加快推进100万亩筇竹基地建设,倾力打造“一县一业”筇竹产业,积极探索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路径,向着“致富靠竹、以竹兴县”的目标迈进。

筇竹苗

春分时节,阳光明媚。在大关县翠华镇田坝村,几十名村民正在进行6000亩石漠化治理项目的施工,大关林业部门与涉竹企业和种竹农户紧密配合,运苗、下苗、验苗、种苗,井然有序,一片繁忙景象。

据大关县林业和草原局林木种苗工作站工作人员罗晓燕介绍,为了保证全县筇竹苗木上山造林质量,她们对每批苗木都进行了检测检验。通过检测以后,苗木的合格率达到97%。

种竹现场,大关县林业和草原局工作人员田发坤认真地向种竹群众讲解种植规范和要求:“横竖都要有40厘米,挖30厘米深,然后把表土回10厘米才放苗,苗要扶正,泥巴回填后用锄头压实,泥土盖到营养袋上面2厘米就可以。”

村民正准备进行竹苗种植

“翠华镇围绕县委政府的安排部署,准备打造10万亩竹海。通过历年的项目叠加总共造林面积达到3万亩,正在通过整合石漠化治理以及相关的一些项目,准备新造林3万亩。”翠华镇副镇长陈华介绍。

竹子在生态环境建设中迅速带动产业发展,成为发展农村经济、农民脱贫和支撑农民持续增收、振兴乡村的一项重要产业。山里不起眼的竹子逐渐成为乡亲们的“致富竹”。“这就是我栽的筇竹,筇竹栽了5亩,方竹栽了10亩。往年我们都是在国有林里采笋,现在我就把我的地造成竹林,剩下的荒山今年我全部补造完,再过四五年,自己的笋山基本就能投产。按照现在的市场行情,一年四五万元的收入是有的。”翠华镇田坝村田坝一组村民王坤银满怀信心地说。

近年来,大关县以“短能脱贫、长能致富、远能赏绿”的战略眼光、“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深刻要义、“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顶层思路,推动大关竹产业高质量发展。目前,筇竹产业实现了3.66万人稳定脱贫,15.9万余人受益。

大关县竹产业发展中心副主任钟腾军介绍说:“2017年以来,我们大关立足筇竹这个资源优势,把筇竹产业作为全县的‘一县一业’主导产业,通过3年多的努力,我们整合了3.1亿元项目资金来种竹,竹林面积从29.88万亩达到现在的76万亩,竹产业已成为大关巩固脱贫成效和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十四五’期间,我们将继续加大竹林的种植力度,把筇竹面积增加到100万亩,其他竹达到30万亩,再通过二、三产的培育,力争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最终实现70亿元这个产值目标。”

编辑:王雪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