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正文

轿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首次拍摄到林麝爬树及麂子交配影像资料

2021-03-01 17:09:11   来源:云南轿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    分享到:

近日,云南轿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工作人员在收集整理野外监测数据时,发现红外相机多次拍摄到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林麝及其他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活动影像,并拍摄到了林麝爬树照片和麂子交配影像及照片,照片显示拍摄时间为夜晚。这是轿子山保护区首次拍摄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林麝爬树和珍稀动物麂子交配的影像资料,对研究和保护林麝、麂子等珍稀物种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轿子山自然保护区目前在保护区不同区域共设置11条动物样线,安装红外相机一百余台,对区域不同海拔及生境的野生动物进行野外监测,多次成功拍摄到林麝(国家一级),白腹锦鸡、红腹锦鸡、豹猫、赤狐、红腹角雉、黄喉貂(国家二级),麂子、豪猪、虎斑地鸠(三有动物)等珍稀野生动物,而此次拍摄到林麝爬树和麂子野外交配的照片尚属首次。林麝是一种十分罕见的野生动物,多生活在人迹罕至、森林茂密的高海拔山区。由于林麝性情胆怯,过独居生活,因此极少有人看到林麝。据专家介绍,偶蹄目物种爬树十分罕见,据推测,此次所监测到的林麝爬树应该是以取食为目的;麂,俗称麂子。哺乳纲,偶蹄目,鹿科。成体体重16~25千克,体长75~115厘米。腿细而有力,善于跳跃,因其天性胆小,有点风吹草动就反应过激,南方沿海一带也称“黄惊”。 中国分布有三种,分别是黑麂,赤麂和小麂,其中以黑麂数量最少,分布区狭窄,已列为国际濒危动物,轿子山保护区分部较多的为赤麂、小麂。

据近几年的监测情况显示,在轿子山保护区内,出现频率最高的野生动物为麂子,保护区周边社区已经多次出现麂子损坏农作物的野生动物肇事情况,此次拍摄到麂子交配照片,再次说明保护区野生动物种群数量出现上升趋势。

通讯员 赵昌佑 马如彩

编辑:王雪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