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专家一行5人到临沧澜沧江省级自然保护区凤庆片区开展生物多样性课题研究实地调查工作。
为认真配合好生物多样性课题研究实地调查工作开展,进一步掌握好保护区内部分野生植物的资源本底,临沧澜沧江省级自然保护区凤庆管护分局工作人员参与了实地调查。
专家一行先后到桂花树、四十八道河、干沙坝、黄竹林等林区对植物种类、分布区域、生长状况及生境特点进行了调查记录,并就野生植物保护工作及野生植物资源状况同管护分局工作人员和当地护林员召开座谈会。会上,专家对凤庆县近年来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近年来,临沧澜沧江省级自然保护区凤庆管护分局立足职能职责,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通过“管好山、护好林、守好野生动植物”,积极为野生动植物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为临沧构建滇西南生态安全屏障筑牢生态基础,助力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在云南召开。
目前,随着保护力度的不断加大,自然保护区森林覆盖率逐年提高,野生动植物种类资源日趋丰富,生物多样性富集度不断提高。经调查,凤庆县境内现共有已知种子植物155科466属1116种;已知兽类42种、鸟类42种、鱼类31种、爬行类10余种,以及众多的两栖类、昆虫类等动物资源。其中,国家一级保护植物2种,二级保护植物9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7种,二级保护动物33种。
通讯员 杨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