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林函〔2022〕238号
杨秀碧等2名代表:
你们提出的《关于大力发展碳汇产业,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第0276号)已交我们办理,综合协办单位意见,现答复如下:
一、林业碳汇在碳达峰碳中和中的作用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主要途径有两条:一是控制碳源,减少碳排放量;二是提升碳汇,增加碳吸收量。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最大的碳库,也是实现碳中和最经济有效的方式之一。根据2018年云南省土地利用变化和林业温室气体清单(LUCF)报告,2018年云南省森林净吸收碳8048.13万吨CO2当量。经初步了解,可抵消同期碳排放的40%左右。因此,通过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推进森林抚育和退化林修复,云南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量有巨大的增长空间,林草资源总量和碳汇能力发展潜力巨大,成为全省和全国碳中和提高重要的保障。
二、碳交易市场基本情况
林业碳汇一方面承担着碳中和的关键基础作用,也有着生态价值实现机制的作用,但只有符合相关市场要求开发的项目才可进行交易。目前来说,碳汇项目的有效目标市场主要有2个,中国自愿减排交易市场(CCER)和国际核证碳减排标准(VCS)碳交易市场。
(一)中国碳交易市场。2011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在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广东、湖北和深圳7个省(市),后增加福建省进行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此后未再增加试点省,非试点省份仅能通过国家碳市场进行交易。2021年7月16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开市,但目前仅覆盖发电行业,是一个基于配额分配的碳市场。此外,作为碳排放权配额市场一种补充,2012年国家发改委出台了《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暂行办法》,建立中国自愿减排交易市场(CCER),并备案通过了相关方法学,只有严格按照通过备案的方法学开发的项目才能进行市场交易。
(二)国际核证碳减排标准(VCS)碳交易市场。国际核证碳减排标准(VCS)碳交易市场是国际上最大的自愿减排碳市场,也是典型的项目市场,是世界上使用最为广泛的自愿碳减排标准。
目前,国内碳市场还在逐渐完善中,针对林草碳汇项目的相关政策和交易规则还未出台和明确,中国自愿减排交易市场(CCER)暂时无法进行交易。尤其是《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印发,不再支持各地建立省级碳交易市场和平台。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如何开展VCS碳汇项目开发和交易有待进一步明确。
三、开展的主要工作
(一)组建林业碳汇工作机构。省林草局为加强云南省林业碳汇科技人才培养和建设,提升干部队伍能力素质,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林业工作发展的需要,依托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成立了“林草碳汇监测研究中心”,并成立了工作专班。
(二)扎实开展林草碳汇行动。省林草局立足云南实际,2021年底编制完成了《云南省林业和草原碳中和“十四五”行动方案》。行动方案从扩大林草面积、提升林草质量、加强林草资源保护、大力发展生态木竹产品、探索建立碳汇计量标准体系、探索林草碳汇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六大方面提出具体措施,对提升碳汇增量、提高碳汇能力、减少碳库损失、延长生物固碳周期、提高科技支撑能力、推进林草碳汇交易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三)探索林草碳汇计量标准体系建设。从2000年开始,在原国家林业局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下,云南省林业部门就在林业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积极开展工作,相继开展了林业碳汇计量监测、低碳造林技术开发和气候变化生态研究等研究探索,截至目前,共完成9个树种(组)的生物量及含碳系数的测定研究,7个主要树种碳计量标准研究和5个树种生物量扩展因子(BEF)测定研究,基于云南省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体系,编制了2005、2010、2012、2014、2016及2018年度云南省温室气体清单报告(土地利用变化和林业);结合林业数表编制和全省森林火灾风险普查工作,主要优势树种(组)、灌木、草本、枯落物、腐殖质、森林土壤碳计量模型建立正有序推进。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我们将会同相关部门充分吸纳代表们建议意见,组织开展全省碳汇相关研究,制定相关政策措施。
(一)开展学习培训工作。省碳达峰碳中和领导小组办公室将加大对省级和各州市相关单位和部门关于碳汇开发管理知识的培训和指导力度,有序推进全省碳汇快速实现机制。林草部门也将加强林草碳汇知识宣传,编制《林草碳汇知识应知应会》手册,组织开展对各地的培训工作,强化对地方的指导。
(二)持续巩固提升森林碳汇能力。一是全面推行林长制,加强林草资源监督管理,加大森林草原防灾体系建设,减少因森林草原火灾、病虫害和非法或不合理利用林草地资源等导致的碳排放。二是结合“国土三调”成果,合理划定国土绿化用地,深入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实施绿美云南城乡绿化3年行动和生态保护修复重大工程,开展森林质量精准提升,科学推进森林经营和退化林修复,持续增加森林面积和蓄积量,持续加强增碳、固碳能力。
(三)提升碳汇科技能力。省科技厅将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纳入云南省“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编制了《云南省科技创新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在年度科技计划项目指南中明确选题方向和重点任务,积极策划林草碳汇领域重大科技项目,支持相关机构开展碳汇领域研究。省林草局将结合科技项目,在国家生态系统碳汇监测核算体系框架下,依托和拓展生态综合调查监测体系,开展全省林草湿碳汇本底调查、碳储量评估及潜力分析,基于林业与土地变化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方法测算全省林业碳汇量,并逐步实现省、州、县分级出数。
(四)科学统筹用能指标。按照国家统一部署,做好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省发展改革委正在研究制定云南省“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实施方案,将会综合考虑各州市发展阶段和发展需求,科学分解下达各州市“十四五”能耗双控目标。
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
202年5月30日
(联系人及电话:生态处 向如武 0871-6501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