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政协云南省十二届五次会议第0414号提案的答复

2022-07-18 16:11:10   来源: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    分享到:

云林函〔2022〕276号

金振辉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大力加快推进云南省国家公园建设的提案》(第0414号)交由我们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云南省国家公园创建工作情况

(一)强化顶层设计统筹推进创建工作。一直以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国家公园创建工作,切实把国家公园创建作为争当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和生态文明建设高地的具体行动。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家公园体制的决策部署和安排,省委、省政府印发实施了《关于贯彻落实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总体方案的实施意见》《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实施意见》,明确了我省国家公园体制和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的“四梁八柱”,确定了各州(市)和省直有关部门责任分工和完成时限。目前,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研究确定了《关于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规划目标和思路》,正在组织编制《云南省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规划》,待《全国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规划》出台后,即印发云南省规划。到2025年,全省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为292处,总面积556万公顷,占全省国土面积的14.5%,初步构建云南省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到2035年,自然保护地数量达到436处,总面积767万公顷,占全省国土面积的20%以上,全面建成云南省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国家公园体制建设方面,经过积极争取,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已将香格里拉、高黎贡山、亚洲象、哀牢山—无量山4处国家公园纳入《全国国家公园空间布局方案》,国家公园布局数位列全国第三。根据国家林草局工作安排和云南省确定的目标及工作思路,到2025年,要成功创建香格里拉、亚洲象、高黎贡山3处国家公园;到2035年,在成功创建哀牢山——无量山国家公园的基础上,适当扩建并争取将苍山等地纳入全国规划,使云南国家公园数量居全国前列。

(二)加强组织领导高位推动建设工作。省林草局已提请成立由省人民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的云南省国家公园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高位推动我省国家公园建设工作。2022年5月31日,省长王予波主持召开的省政府国家公园建设工作专题会议已研究并同意省林草局意见。目前,省林草局正在按照省政府专题会议要求,修改完善领导小组组建方案,征求有关部门意见,拟于近期报请省人民政府审批后正式成立领导小组。此外,省林草局抽调精干力量组建了国家公园创建工作专班,以便更好履行国家公园建设主体责任,及时向省人民政府提出有关工作建议,全力推进我省国家公园创建工作。

(三)国家公园创建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一是完成普达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2015年,普达措被列入全国首批国家公园体制试点,2020年9月,顺利通过国家验收,国家验收组建议在管理体制理顺后将其纳入国家公园设立名单。之后,省林草局按国家要求完善了体制试点后续工作,调整强化普达措国家公园管理机构设置;按照国家公园管理局《范围优化建议函》的要求,先后2次优化调整范围,组织编制完成《设立方案》等8个创建材料,得到国家林草局初步的认可。目前,正按照国家林草局的最新要求,与迪庆州人民政府协调对接,拟在迪庆藏族自治州范围内,将3县(市)的4个自然保护地进行优化并扣除所有的历史遗留问题和现实矛盾冲突后,重新划定国家公园范围,并更名为香格里拉国家公园。二是亚洲象国家公园创建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编制了《亚洲象国家公园创建方案》报国家林草局并获准批复,完成《设立方案》等8个创建材料的编制。目前,已向国家林草局申请开展创建评估工作,按要求开展申报审批工作。三是稳步推进高黎贡山国家公园创建工作。联合西藏开展高黎贡山国家公园创建,组织开展综合科学考察、社会影响评价等工作,编制了创建材料,通过了专家审查,征求了意见,完成两省(区)创建材料汇总工作。目前,按照王予波省长批示要求,组织技术团队和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对高黎贡山国家公园优化范围进行专题研究,进一步论证高黎贡山国家公园范围,妥善处理保护与发展的关系,统筹解决怒江生态、生产和生活问题。四是启动哀牢山—无量山国家公园创建前期工作。已完成综合科学考察,并编制了综合科学考察报告。

(四)工作特色和亮点。您关心的成立国家公园研究院和国家公园及自然保护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建设全省统一的国家公园及自然保护地智慧监督管理平台、人才队伍建设、社区发展和科普宣教等问题,省林草局在国家公园创建和普达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中进行了有益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一是开展国家公园建设管理研究。作为中国大陆最早探索国家公园试点的省份,云南省政府早在2009年就成立了云南省国家公园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会成立以来,在国家公园的总体规划、标准编制、能力培训、政策研究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咨询指导和技术支撑作用,为全省国家公园的健康有序发展做出了较大贡献。2020年省林草局组建省自然保护地专家库,国家公园专家委员会的专家已自动入库。省林草局指导普达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管理机构积极加强与国家林草局西南调查规划院、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等科研院所的沟通合作,相继挂牌成立了“国家林草局国家公园规划研究中心科研监测基地”“西南林业大学科研监测实践基地”等机构,积极发挥了科研院所在国家公园科研监测、政策研究等方面的智库作用。二是进一步优化云南国家公园技术标准体系。通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云南构建了完善的国家公园技术标准体系,率先发布了基本条件、总体规划等10项国家公园技术标准,为国家公园领域的首批5项国家标准贡献了云南经验和智慧。国家林草局2019年成立的第一届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亦有多位委员来自云南。依托于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和云南省自然保护地专家库的专家,省林草局正组织开展“自然保护区与国家公园生物多样性监测技术规程第1部分:森林生态系统和野生动植物”等云南省国家公园相关技术标准修订工作。三是强化科技支撑。为提升全省自然保护地信息化和智慧化水平,切实处理好我省保护地管理、监测及监管上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省林草局组织建设了云南省自然保护地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并举办了全省线上视频培训,正式启用系统。云南省自然保护地综合管理信息系统集成全省362处自然保护地的数据资源,包含了自然保护地“一张图”数据展示、监测、监管、数据直报、公众服务及决策分析等7个应用模块,可为各级林草主管部门、保护地管理机构提供保护区概况、功能区划、物种名录信息和植被覆盖等基础数据的查询、统计及分析,实现了全省自然保护地规划、保护、监测、管理、决策的一体化。四是促进人员专业素质提升。普达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期间,省林草局每年均组织1—2次业务培训,帮助试点区提升机构能力、培养人才。针对亚洲象、高黎贡山等拟建国家公园主要依托各自然保护区划建的情况,省林草局与中科院驻滇科研单位、西南林业大学等科研院所建立了交流合作与人才培养机制,通过组织举办系列“云南省自然保护区科研能力提升培训班”,提升保护区工作人员的科研能力、自然教育能力和帮助周边社区发展能力。五是加强社区参与,加大公众宣传力度。出台了《香格里拉普达措国家公园特许经营项目管理办法》,建立特许经营制度,探索开展游憩、生态体验、教育等活动,通过对不足总面积3%区域的资源利用,实现了对97%以上生态资源的有效保护,以资源利用收入反哺生态保护与社区发展,实现了生态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协同推进。同时,同等条件下优先招聘国家公园社区居民参与就业。在洛茸村36户175人中,有33人从事国家公园环卫、巡护等相关工作,国家公园吸纳就业人数占全村青壮劳力的37%。开设了官方网站和公众号,制作了《心灵圣境 梦里天堂》《圣境普达措》等近10部宣传片。结合亚洲象、高黎贡山等拟建国家公园涉及自然保护地的资源本底、科普宣教工作开展情况,省林草局会同有关州(市)研究制定了拟建亚洲象、高黎贡山国家公园自然教育发展方案。此外,结合COP15大会在昆明召开的契机与影响力,省林草局通过参与和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活动,如“COP15春城之邀”云南生物多样性保护系列新闻发布会,加大宣传力度。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省林草局将认真吸纳提案有关意见建议,联合省委编办、省财政厅、省自然资源厅等有关部门,建立健全管理机构、资金投入、生态效益补偿、科技支撑、特许经营等体制机制,统筹推进国家公园机构和人才队伍能力建设、社区生态公益岗位、志愿者服务管理和自然教育发展等工作。

衷心感谢您对全省国家公园建设工作及林草事业发展的关心与关注,欢迎对云南林草工作多提宝贵意见!

 

 

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

2022年6月10日

(联系人及电话:保护地处 黄晖 0871—65011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