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政协云南省十三届一次会议第056号提案会办意见的函

2023-04-17 01:08:00   来源: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规划财务处    分享到:

省财政厅:

王春生等3名委员在政协云南省十三届一次会议上提出的《加大澜沧江生态环境修复省级财政资金配套的建议》(第056号),交由省林草局会同办理。经认真研究,现就涉林草事项提出如下会办意见:

省林草局坚持“两山”发展理念,系统推进澜沧江流域林草生态保护修复工作,按照澜沧江(云南段)“一河一策”方案要求,做好流域范围内自然保护地、湿地、森林资源、林草产业发展等工作,保障有关资金需求。

一、自然保护地管理方面。目前,澜沧江流域已划建各类自然保护地80余处,基本形成类型丰富、功能多样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省林草局切实强化澜沧江流域自然保护地保护管理,一是“十四五”以来,累计统筹安排财政资金5000多万元,支持西双版纳、无量山等8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保护巡护、科研监测、科普宣教等工作,进一步提升保护区管护水平。二是持续推进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编制(修编),截至2022年底全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均已编制总体规划,澜沧江流域有关保护管理工作结合西双版纳、无量山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进行了规划布局,总规的编制完成也为保护区申请资金项目创造了有利条件。三是积极推动国家公园创建工作,流域内亚洲象国家公园已纳入《国家公园空间布局方案》,现已完成创建材料编制和上报,为强化流域生物多样性保护迈出关键一步。

二、湿地管理方面。省林草局以苍山洱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剑湖省级重要湿地等湿地重点生态区域为重点,结合国家扶持政策,强化澜沧江流域湿地保护修复。一是“十四五”以来,共安排中央财政湿地补助项目资金4000万元,支持苍山洱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剑湖省级重要湿地开展湿地保护修复。二是为进一步完善湿地分级分类管理,积极向国家林草局申报剑川剑湖和大理洱海国家重要湿地。

三、造林绿化工作方面。省林草局依托重点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造林补助、森林抚育等林草生态修复工程,进一步加大澜沧江流域植被修复力度。2022年,澜沧江流域保山市、大理州、丽江市、迪庆州、怒江州、普洱市、西双版纳州、临沧市8个州市共完成营造林170.78万亩,持续强化澜沧江流域生态治理与植被修复,有效改善澜沧江水生态环境,为山区群众脱贫致富发挥了积极作用。

四、天然林保护及公益林管理工作方面。目前,澜沧江流域8个州市32个县、市、区共1.03亿亩森林资源纳入林草部门管护范围,每年投入资金达11.67亿元(中央财政9.85亿元,省级财政1.82亿元)。其中,将15个县市区及2个重点森工局纳入天保工程管护范围,国家每年投入管护资金3.17亿元,省级配套资金1544.05万元,管护森林面积4103.1万亩;将非天保区17个县市区纳入天然商品林停伐保护试点,投入资金3.37亿元、落实停伐保护面积2790.44万亩,投入资金3.31亿元、有效管护国家级公益林2268.14万亩,投入资金1.66亿元、有效管护省级公益林1164.09万亩。同时,切实加强森林资源保护修复力度,2022年下达流域内天保工程县市区及森工局森林抚育计划14.5万亩、资金2900万元。

五、林草产业发展工作方面。省林草局积极推进澜沧江流域林草产业发展,一是做大做强林草优势产业,做优做精特色产业,巩固提升木材加工等传统产业,助力林区群众丰产增收。二是开展招商引资,招大引强,做大做强行业龙头企业,巩固完善联农带农的利益联结机制,特别是核桃、澳洲坚果等重点产业。三是注重挖掘和宣传林草产品优质属性,依托林草龙头企业,有重点打造云南林草生态产品品牌。2022年,澜沧江流域县区坚果产业发展资金投入4810万元,占全省补助资金比重的70%以上。

下一步,省林草局将持续加大林草资金的争取和投入力度,对澜沧江流域范围内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湿地保护、森林资源监管、林草产业发展等方面给予支持,继续依托重点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造林、森林抚育等林草生态修复工程,持续推进澜沧江流域森林管护和植被修复,做好澜沧江流域林草生态保护修复工作。

 

 

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

2023年3月30日

(联系人及电话:规划财务处 沈卓 18288429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