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发展改革委:
省科协在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深挖生态碳汇潜力助力双碳目标实现的提案》(第265号)交由省林草局会同办理。经认真研究,现就涉林草事项提出如下会办意见:
一、已开展的工作
省林草局紧紧围绕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双碳”目标重大战略决策部署,持续推进国土山川大绿化,着力提升森林质量,加强林草生态系统碳汇能力研究。一是成立云南省林草碳汇工作领导小组,印发《云南省林业和草原碳中和“十四五”行动方案》,组建工作专班,建立云南省林草碳汇专家库,依托省林业调查规划院、省林草科学院成立云南省林草碳汇监测研究中心,强力推进林草碳汇工作。二是探索建立云南碳汇计量监测体系。相继开展了云南省7个主要树种碳计量标准研究及5个树种生物量扩展因子(BEF)主要测定、基于林业碳收支模型CBM—CFS3的森林碳计量方法等研究,建立了云南省森林碳汇基础数据库和主要树种生物量模型,是全国最早探索使用最新碳汇源计量方法的省份。编制了多年度的云南省林业和土地利用变化领域温室气体清单,《退化天然林固碳增汇经营技术规范》《立木生物量模型及碳计量参数—西南桦》《立木生物量模型及碳计量参数—红木荷和银木荷》3个地方标准。三是积极开展碳汇价值实现机制探索。云南是国内较早探索林业碳汇交易的省份之一,2005年原省林业厅指导实施了“腾冲CDM小型再造林景观恢复项目”,是全球第一个小型再造林项目。2022年,普洱市宁洱县列入国家林业碳汇试点县,各项工作正有序推进;普洱宁洱县建立和启动运行了“宁碳惠”交易中心和宁洱碳汇资源数字管理中心;德宏州盈江县组建盈汇碳资产管理平台,探索开发发行碳票。鼓励农信社、农业银行相继发放了2笔林业碳汇预期收益权质押贷款1800万元。四是积极开展培训加强指导。编制《林草碳汇知识应知应会手册》印发基层指导工作,认真践行“三线工作法”,先后多次组织专家深入基层一线进行调研、授课和政策解答,以调代训,培训人员达400余人次。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省林草局将继续深化林草碳汇相关工作。一是在前期工作基础上,立足云南森林资源,持续开展云南省灌木林生物量模型研建,云南省草地生物量调查、参数测定,开展包括乔木、灌木、草本、枯落物、土壤5部分的全口径森林生态系统碳计量模型研建。二是制定云南省森林碳汇资源调查技术规范,开展林草碳汇资源总量、分布状况、增长潜力调查评估,建设全省林草碳汇数据信息服务平台。三是在全省森林碳汇资源调查的基础上,梳理林业碳汇项目资源,指导各地做好碳汇项目储备,逐步建立林业碳汇项目库,待国家碳汇交易市场开通后,为各类主体参与碳汇项目提供基础数据,简化项目开发成本较快融入市场交易。四是开展碳普惠项目方法学研究开发。充分借鉴福建、浙江、贵州等省份已开发适应本地实际、在地方备案的碳普惠方法学,结合云南省生态系统多样性特点,组织开发《绿美云南碳汇方法学》《用材林转保护林碳汇方法学》等方法学,协同省发展改革委和省生态环境厅推进全省碳普惠工作。五是开展碳汇试点示范建设。依托宁洱县开展国家林业碳汇试点工作,启动开展省级碳汇试点,指导各县市积极开展碳汇开发模式探索,在林业碳汇普查、碳汇项目开发、碳汇能力提升、林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等方面探索出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路径。六是积极配合省级相关部门开展林草系统碳汇培训、人才培养、公众绿色低碳宣传教育,提高林业碳汇人才储备。
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
2023年3月17日
(联系人及电话:生态处 向如武 6501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