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银峰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保护临沧市云县白莺山古茶园世界茶树基因库的建议》(第045号),交由省林草局办理,综合会办单位意见,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建立古茶树种质资源数据库的建议。2019年,省林草局、省自然资源厅、省农业农村厅联合开展了第二轮全省古茶树资源调查,基本查清了包括临沧市云县白莺山在内的古茶树资源分布、种类数量、树龄结构等状况,获得了较为详细的古茶树资源数据。目前,全省建有1个国家级茶树种质资源圃和5个省级茶树种质资源圃,全面收集保存了云南分布的特色茶树标本万余份,选育30余个茶树良种,同时构建起了集科研、繁育、分析、应用、推广为一体的茶树种质繁育推广体系。下一步,省林草局将根据地方主管部门保护管理需要,积极协调有关科研机构支持白莺山古茶园开展古茶树遗传多样性、生态环境等方面的调查研究工作。
二、关于申报认定保护标志和文化遗产的建议。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由联合国粮农组织于2002年发起,旨在建立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及有关的景观、生物多样性、知识和文化保护体系,通过对遗产的动态保护和适应性管理,促进全球粮食安全、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业文化传承。中国是最早响应并积极参加的国家之一,并于2012年启动了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发掘工作,2015年出台了《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管理办法》。申报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要满足六个条件:一是具有传承发展我国优秀农耕文化的重要价值;二是具有明确的核心保护要素和核心保护区;三是具有特色鲜明的传统农业产业和农耕技术知识体系;四是具有以农耕为基础的传统乡土文化;五是具有可持续保护传承的社会基础;六是存在消亡的风险等。满足上述条件后,通过所在县(市、区)人民政府申报,省级农业农村行政主管部门初审后上报农业农村部,农业农村部评议公示后发布名单。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认定需在已经入选中国农业重要文化遗产的基础上申报。截至目前,云南共有红河哈尼稻作梯田系统、普洱古茶园与茶文化系统、漾濞核桃作物复合系统、广南八宝稻作生态系统、剑川稻麦复种系统、双江勐库古茶园与茶文化系统、腾冲槟榔江水牛养殖系统、文山三七种植系统共8项入选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其中,红河哈尼梯田系统、普洱古茶园系统被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2022年,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开展第七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挖掘认定工作的通知》(农办社〔2022〕16号),建议云县人民政府按照农业农村部通知要求进行申报,省农业农村厅将在自愿申报前提下,积极向农业农村部进行推荐。
三、关于高标准制定保护和开发规划的建议。为贯彻落实《云南省古茶树保护条例》,省林草局正加快编制云南省古茶树保护利用规划,拟将云县白莺山纳入全省30个重点“古茶名山”开展保护利用规划。经省文化和旅游厅调研,现阶段白莺山古茶园暂不具备打造高A级旅游景区条件,建议瞄准高A级旅游景区定位,优先创建3A级旅游景区。省文化和旅游厅将指导云县探索依托临沧市茶产区优势,加快打造以“茶”为核心吸引点的农旅品牌。一是鼓励茶旅共融,大力培育文旅新业态企业,建议推出茶宴、赶茶场、茶节庆等多种文旅融合活动。加快培育一批以茶山、茶厂、茶庄园等为抓手,推出以茶饮料、茶食品、茶医药、茶服装、茶日化等为主的茶旅融合消费产品。二是指导临沧市文化和旅游局绘制茶旅线路手绘地图、春茶开采图,打造以茶为主、产业链条完整、融合特色明显、配套服务完善的产业融合发展体系。三是加快推动茶旅精品旅游线路建设前期工作,串联临沧凤庆滇红、冰岛、勐库大叶种、昔归、云县白莺山古茶园等资源,形成“古茶走廊”茶旅精品旅游线路。支持打造以饮茶、制茶、采茶等为主的体验型茶旅精品旅游线路,建设茶酒店、茶宴、茶街、茶活动等丰富茶旅精品线路内容。
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
2023年4月24日
(联系人及电话:动植物处 刘静溪 0871—65015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