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基耀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大古茶树资源保护利用研究的建议》(第975号)交我们办理,综合协办单位意见,现答复如下:
一、办理工作开展情况
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高度重视您提出的问题和建议,明确了责任处室和责任人,深入研究建议内容,认真梳理古茶树保护利用政策措施,并就反映问题与协办单位沟通会商,立足各自职能职责对建议事项提出了初步答复意见。经与您多次沟通,并于2024年5月9日在西双版纳进行面商,对答复意见达成共识。
二、关于建议中反映的问题
一是采摘、管理不规范,保护与利用矛盾突出;二是科研滞后,管护技术支撑薄弱;三是保护资金保障不足,保护工作开展存在困难。我们经研究核实认为,云南省一些古茶园管理粗放,造成古茶树衰弱退化的现象客观存在。古茶树、古茶园由茶农自主经营,尽管出台了《云南省古茶树保护管理技术规程》等技术标准,但是推广执行力度不够,广大茶农接受程度不高。合理地管护、采摘是保护古茶树的重要手段,需要长期开展技术指导工作。此外,云南省关于衰退古树复壮、病虫害防治等技术相对欠缺,亟待加大实用技术研发和推广力度。针对古茶树保护管理的实际情况,省财政、科技、林草、农业农村等部门统筹各项资金,大力支持古茶树资源保护和研究工作,近3年投资科技专项经费9285万余元,开展大叶茶树种质资源保护和创新利用等科研项目40余项,投资1000万元支持古茶树在内的名木古树抢救复壮。
三、关于建议内容的逐条答复
(一)关于“加大古茶园经营、生态维稳机制、恢复技术研究,制定养护利用相关技术指南、规范及标准”的建议。我们的办理意见是:针对勐海县古茶树资源保护利用问题,勐海县政府向省科技厅申报的以茶产业为主的“乡村振兴科技创新县”项目已通过专家评审。省科技厅将对其中的复合栽培、土壤改良、生物多样性调控防治病虫害等研究课题进一步审定后予以支持。省农业农村厅依托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开展了茶区土壤养分分析,为后续茶园土壤养分精准管理提供依据,后续将继续结合古茶园生产管理,争取把古茶园水肥管理列入设施农业发展政策,推动茶产业设施化发展。
(二)关于“设立古茶树专项保护资金,搭建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议。我们的办理意见是:目前,云南省没有设立古茶树保护专项资金。但是,中央财政林草生态保护恢复资金明确支持古茶树在内的古树名木抢救复壮项目,省财政厅拟继续安排科技计划项目资金支持包括茶产业在内的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前沿基础研究等项目。省科技厅依托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建设了“云南省茶学重点实验室”,西南林业大学设立了“古茶树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国家创新联盟”“云南省古茶树资源保护与利用研究中心”,专项开展古茶树资源保护与利用科研工作。下一步,省科技厅还将支持全省符合条件的科研院所、企业在古茶树资源保护利用领域创建创新平台,开展技术研究,以提升古茶树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水平。
(三)关于“以勐海县为试点,开展古茶树资源保护利用等相关方面的研究,探索形成一批可复制推广的古茶树资源可持续利用实践和创新成果”的建议。我们的办理意见是:省农业农村厅依托云南农业大学、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以勐海县为示范样板,研发了茶园小气候监测站、土壤墒情监测站、视频监控应用示范点和物联网云平台,并在中茶、勐海悦城等7个茶园基地进行推广应用,为下一步实现茶园数字化管理打好基础。勐海县自2019年起连续三年列入全省“一县一业”示范县名单,已投入近500万元,在贺开、班章等7个知名古茶山(园)开展古茶树资源保护管理试验示范,展示古茶树修剪、有机肥替代、病虫害防治及科学采摘等综合绿色管护技术,逐步形成了勐海县古茶树管理技术体系。下一步,省农业农村厅将逐步推广数字化茶园建设,通过数据采集及分析,为古茶园的科学管理提供大数据支持,并将结合《云南省茶叶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重点工作内容,持续做好古茶树保护相关工作。
感谢您一直以来对古茶树保护事业的关心支持。
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
2024年5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