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燕等2位代表:
你们提出的《关于给予出台宁洱县小蠹虫危害治理相关政策依据的建议》(第947号)交我们办理,综合协办单位意见,现答复如下:
一、办理工作开展情况
省林草局高度重视你们提出的建议,明确了办理责任单位和责任人。2024年4月24日至25日,会同西南林业大学到宁洱县调研了思茅松小蠹虫危害及治理情况,4月25日在宁洱县人民政府与你们面商,就建议内容和答复意见进行深入交流,对答复意见达成共识。
二、关于建议中反映的问题
宁洱县思茅松小蠹虫分布面积约24.5万亩,虽经多年治理,但效果甚微,受害面积仍然扩大蔓延,无法从根本上治理和遏制小蠹虫对思茅松的危害。我们经研究核实认为,你们反映的问题客观实际,宁洱县思茅松小蠹虫危害时间长、发生面积大,局部地块受害严重,有扩散、蔓延趋势。该问题需高度重视、高质量处置。
三、关于建议内容的逐条答复
(一)关于“省级相关部门结合宁洱县小蠹虫发生实际情况出台相关政策,给予帮助研究编制宁洱县小蠹虫综合治理方案”的建议。我们的办理意见是:近年来,国家林草局、省林草局高度重视宁洱县小蠹虫灾害发生和治理情况,多次派出工作组到实地进行调研和技术指导。省林草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等法律法规规定,组织开展了病虫害枯死松树清理专项行动。针对宁洱县灾害情况,印发了《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办公室关于普洱市清理蠹害木有关意见的函》(云林办函〔2021〕1号)、《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关于宁洱县思茅松小蠹虫综合治理有关事项的函》(云林函〔2022〕313号)等文件,指导宁洱县开展治理工作。下一步,省林草局将协调西南林业大学、普洱市林草局等单位共同指导宁洱县编制小蠹虫综合治理方案。
(二)关于“为科学精准治理宁洱县小蠹虫灾害,防止蠹害扩散,省级相关部门给予技术、项目、资金支持”的建议。我们的办理意见是:一是技术支持方面。省科技厅先后支持省林科院完成松小蠹灾害治理相关科技项目,形成《云南松切梢小蠹受害木清理技术规程》《松小蠹防治施用粉拟青霉菌剂与打孔注药复合技术规程》及《松小蠹防治抗虫混交林营建技术规程》等行业或地方标准。西南林业大学持续开展小蠹虫基础研究和防控技术研发,积累了有关小蠹虫综合防控成套技术。近年来,在小蠹虫生态调控、气味干扰、声音和光调控等绿色防控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方面又取得新突破,研究成果发表了一批高水平论文,获批发明专利和技术标准10余项,获得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二等奖。下一步,省科技厅将高度关注小蠹虫的发生发展情况和规律,在重点研发计划中鼓励高校院所对小蠹虫防控技术进行联合攻关,对各地申报的符合立项条件的科技项目给予支持。西南林业大学将积极协同相关研究机构向有关部门申报重点研发项目,在小蠹虫有关的成果推广示范中将宁洱县作为重点示范基地建设,为宁洱县小蠹虫防控提供技术支持。二是项目支持方面。国家发展改革委针对林草有害生物防治设有“林业草原有害生物防治能力地方项目建设”专项,支持方向为林草有害生物监测预警、检疫御灾、防灾减灾能力建设,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比例为不超过核定总投资的90%。下一步,省发展改革委将按照国家支持方向,指导宁洱县谋划项目,建议宁洱县会同普洱市林草局提前开展研究,做实项目前期工作,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三是资金支持方面。近年来,省林草局在宁洱县思茅松小蠹虫灾害治理资金安排上均有一定倾斜。2023年省林草局安排宁洱县中央财政林业改革发展资金50万元、安排普洱市中央财政林业草原生态保护恢复资金150万元专项用于宁洱县思茅松小蠹虫综合治理。下一步,省林草局将积极争取资金,持续支持宁洱县开展思茅松小蠹虫灾害治理,提升防控成效,维护好区域生物生态安全。
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
2024年5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