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云南省林业和草原有害生物防治检疫局到大理白族自治州、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迪庆藏族自治州、丽江市调研松小蠹等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防治情况,同时对防治进行了技术指导。
近年来,松小蠹在全省多地发生并局部成灾。针对该情况,省林检局派出工作组对松小蠹防治工作进行专项调研和技术指导。调研组先后到大理州云龙县,怒江州泸水市,迪庆州德钦县、香格里拉市,丽江市玉龙县进行调研,实地查看松小蠹发生情况,调查防治成效,与基层干部共同总结防控经验、研究防控对策、破解防控难题。
调研组指出,松小蠹是对我省松林造成损失最大的蛀干害虫,虽然防治难度较大,但大理州、怒江州、迪庆州、丽江市的部分受灾区域,经连续防治,已取得较好成效。并要求,一是要提高政治站位。各地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坚决扛牢高黎贡山、玉龙雪山等重点区域生物生态安全保护责任,切实履行防治职责,持续开展灾害治理,不断提高除治质量,遏制松小蠹扩散蔓延。二是要强化日常监测。结合松材线虫病日常监测和专项普查,组织开展松小蠹等林木蛀干害虫监测调查,将松小蠹列为重点监测对象,做到“早发现、早防治”。三是要实施综合治理。抓住松小蠹非羽化期对枯死、濒死树进行集中清理,新增死树实施“即死即清”,结合药物防治、补植补造等措施,促进森林正向演替。四是要规范项目管理。严格按照资金、项目管理的有关要求,科学编制防治方案和作业设计,抓好项目管理各个环节,切实提高资金使用绩效。五是要强化联防联控。要切实加强部门间沟通协作,各负其责、依法履职。强化相邻地区、区域间协作配合,逐步恢复、完善联防联控机制,健全信息通报和会商制度,联合开展防治。
调研组还对怒江州薇甘菊、紫茎泽兰等防控工作进行了调研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