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正文

纳板河管理局:以“432”工作法抓党建促生态文明建设

2025-03-26 17:44:09   来源:纳板河流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分享到:

近年来,纳板河流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坚持抓党建促生态文明建设,积极探索“432”工作法,推动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持续将“红色力量”转化为保护区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引擎”。

建强用好“四支队伍”,夯实“绿色基础”。纳板河管理局不断深化内容、拓展形式来激发党员、干部职工等人员主观能动性,激励他们担当作为,聚力打造纳板河保护区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一是用好党员队伍。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组织开展佩戴党员徽章亮身份、积极作为显担当、敬业奉献作表率为主题的巡山护林、防火宣传、生物多样性监测等活动,让党员时刻挺在前面,彰显“头雁”效应。二是建好青年队伍。通过党团思想引导、外出培训交流、开展建功立业活动等举措持续提升青年职工履职尽责能力,在重点领域主动作为,展现青年团队的担当与风采。三是管好护林队伍。实施思想引领、技能提升、日常监督为主的方针,坚持把护林员、监测队员、扑火队员培养成专业人才,选树先进典型,以老带新、传帮带持续为队伍注入活力。四是统好村级队伍。为纳板河保护区内12支村级生物多样性义务保护小组配齐队旗、背包、帽子、马甲等装备,积极组织他们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打造生物多样性保护社区共建共管共享新样本。

贯通利用“三个模式”,筑牢“绿色屏障”。坚持“党建+”模式,推动党建引领业务融合、群团活动、民族团结工作取得实效。一是“党建+业务”,守好绿水青山。将党建融入森林防火、资源管护、生物多样性建设、科普宣传教育等中心工作,立足实际开展“强化党建引领 筑牢安全防线”等主题活动,推动党建和业务进一步紧密融合,有效维护纳板河保护区内林政资源安全和生物安全。二是“党建+群团”,实现同频共振。发挥党组织“主心骨”作用,利用建功立业活动、讲党课、开展理论学习等形式,有效带动团支部、工会、妇委会等组织同频共振,形成向上向善、奋勇担当的良好氛围,织密织牢了党群联建网。三是“党建+民族团结”,赋能乡村振兴。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日常工作,常态化组织开展社区民族团结和文化振兴活动,通过知识宣讲、工作交流、活动比赛等传承民族优秀文化,增强民族认同感。

固化拓展“两条路径”,共享“绿色福祉”。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积极为纳板河保护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让他们共享发展成果。一是深化联建共治。与勐宋乡糯有村党总支签订《友好共建协议书》,以“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共同提高”为目标,通过定期互访、交流学习、共享信息等形式,为推动乡村振兴、保护生物多样性作出贡献。召开社区共管联席会议,签署森林防火联防协议,共筑全员参与防控格局,共商社区共建共管路径,共探乡村振兴发展途径。二是服务保障民生。依托人才和资源优势,通过加强挂钩村寨党建指导、无偿提供苗木和技术培训、走访慰问定点帮扶村寨、帮助销售和购买农副产品、指导督促培养致富带头人及义务理发进村寨等举措,不断提升区内群众幸福感。

编辑:杨希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