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菌子撑起“致富伞”
——玉溪易门推进野生资源富集区林下经济发展的实践路径
玉溪市易门县地处滇中高原西部,境内山脉纵横,河谷相间,山区面积达97%,孕育了丰富的森林资源和野生菌资源。近年来,易门县依托丰富的野生菌资源和邻近省会昆明的区位优势,坚持发展与保护并重、造林与护林并举,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做强食用菌产业,以“小菌子”撑起群众增收的“致富伞”。2024年,食用菌综合产值达27.95亿元。
干巴菌
以“小菌子”锚定“大方向”
确立打响“菌乡易门”品牌、打造滇中菌乡山水公园城的发展思路,组建工作专班,建立联系企业制度,制定实施意见,编制发展规划,每年安排专项资金500万元,聚焦构建中国·云南野生食用菌交易中心、全国野生食用菌加工中心、“云菌”产业示范区、三产融合发展示范区、野生食用菌保育促繁基地、特色食用菌高效栽培基地,举易门县之力高位推动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如今,野生菌逐渐由“山货”变成商品和产品,从“林间”走向车间和餐桌,易门“菌子”产业由小变大、由弱变强,成为群众增收的重要来源,“菌乡易门”已享誉滇中、名扬省内外。
野生菌加工车间
以“小菌子”搭建“大平台”
建成投入占地120亩的“中国·云南野生食用菌交易中心”,成功举办20届中国·云南野生食用菌交易会,累计吸引省内外展商及游客340余万人次,实现菌类交易量2.21万吨、交易额16.18亿元,签约招商投资466.96亿元、出口贸易1.8亿美元。中国·云南野生食用菌交易会已成为集会展交易、经贸洽谈、招商引资、旅游观光为一体的省际综合商贸平台,易门野生食用菌交易中心已成为滇中区域性特色农产品暨野生食用菌交易中心,易门已逐步成为云南乃至全国较具影响力的野生食用菌交易聚散地。
野生菌美食展
以“小菌子”撑起“大产业”
保育促繁、高效栽培齐推进。把食用菌产业作为易门县重点培育的6个高原特色农业产业之一,采取“封育管护”“包山养菌”“仿生种植”“示范栽培”等措施,深入推进野生食用菌保育促繁和特色食用菌高效栽培。建成野生菌保育促繁及供应示范基地5个、野生菌规范保育采收区1个、“森林人家”31家,发展“包山养菌”577户,保育促繁18.4万亩,2024年实现野生菌产量1805吨,产值2.65亿元。建成特色食用菌栽培示范基地17个,培育食用菌种植企业4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6家,2024年种植食用菌1332亩,实现产量4020吨、产值6154万元。集散交易、精深加工两手抓。把以食用菌加工为主的绿色食品加工业作为易门县重点打造的4条全产业链之一,初步培育起一条集保育促繁、仿生种植、高效栽培、交易集散、精深加工等为一体的食用菌全产业链。培育相关经营主体200余家、龙头企业4户、云南省“绿色云品”品牌3个,年加工食用菌产品7000余吨,产品涵盖野生食用菌鲜品、冻干、罐头、菌火锅底料等,远销日、韩、俄、法、意等国家,涌现出“丛山”“云之南”“山里香”等一批云南著名商标,已成为云南省重要的食用菌产品加工基地,2024年实现食用菌加工产值2.02亿元。主题旅游、美食餐饮共繁荣。探索“林—菌—旅”融合发展模式,打造生态菌乡走廊和菌文化精品旅游线路,建成野生菌博物馆、菌文化主题街区和一批菌文化主题景观,培育省级最美乡愁旅游地2个、省级旅游名镇1个、省级旅游名村2个、省级农业庄园2个,以捡菌、赏菌、品菌为一体的菌文化主题旅游逐步成为新亮点,2024年接待游客189.8万人,实现旅游收入23亿元。成立野生食用菌餐饮美食协会,发展野生食用菌主题餐饮店和农家乐306家,举办野生食用菌美食烹饪大赛,评选出“菌八珍”等十大餐饮名菜和十大餐饮名店,启动野生菌美食文化街项目,菌火锅、菌全席等独具特色的野生菌美食文化享誉省内外,“吃菌到易门”声名远扬,2024年实现餐饮收入12.5亿元。
野生菌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