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正文

云南出台工作指引 加强和规范重要湿地修复

2025-10-21 18:00:15   来源: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湿地管理处    分享到:

近日,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印发《云南省重要湿地修复工作指引》(以下简称《工作指引》),从省级层面加强和规范重要湿地修复工作。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云南省湿地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关于湿地修复的规定,结合《重要湿地修复方案编制指南》(林湿发〔2022〕125号)、《湿地退化评估技术规范》(GB/T 42532—2023)、《湿地生态修复技术规程》(LY/T 3353—2023)等政策文件和标准规范,《工作指引》集中梳理了湿地修复的主要工作流程、内容和关注事项。

一是全面收集资料,认真分析总结。开展湿地修复前,全面收集涉及重要湿地的相关规划和调查、监测、研究、科考成果,湿地修复的方案、报告等材料,以及同类型湿地修复案例,借鉴成功经验,吸取失败教训。

二是掌握资源现状,开展退化评估。重点掌握修复区域及周边的自然地理、湿地资源、社会经济等情况,开展必要的专项、补充调查,从湿地的范围面积、水质水量、动植物种类和数量等方面开展退化情况评估。

三是找准存在问题,确定修复目标。从湿地生态组分、生态结构、生态过程、生态功能、物种多样性等方面,找问题、分析原因,识别导致湿地退化的关键因子,结合修复需求和实际情况,合理设定湿地修复目标。

四是编制修复方案,科学选择措施。按照《重要湿地修复方案编制指南》,结合涉及自然保护地的相关空间管控要求,以及重要湿地退化状况、生态特征及修复条件,因地制宜选取生态修复、人工辅助促进自然恢复、生态重建等措施。

五是开展湿地修复,强化监督管理。将修复目标和任务项目化、具体化,多渠道筹措资金,分区、分期、分部门开展湿地修复,及时组织验收。并从规范选取湿地修复建设单位、吸纳周边社区群众参与、聘请专家指导、州(市)强化督导等方面发力,促进修复措施科学、有效落地。

六是加强监测评估,推广修复经验。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针对修复前、修复中、修复后,重要湿地生态变化情况开展定期监测,准确判断修复进展、成效和问题,及时实施适应性管理,总结推广修复经验。

编辑:刘丹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