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正文

大理州剑川县“草光互补”双向赋能:光伏兴产业,牧草富牧民

2025-10-31 17:42:46   来源: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草原管理处    分享到:

“十四五”以来,大理州剑川县聚力绿色发展,以创新实践奏响“生态+产业”共赢乐章。

 

 

靠前服务,聚力攻坚,筑牢绿色发展保障体系

剑川县林业和草原局主动破局,转变工作方式和工作作风,坚决打破传统工作惯性,从“管理者”向“服务者”转变,从“后审批”转向“全程护航”,靠前服务项目前期选址论证,精准指导林草用地报批,联动乡镇服务中心与执法队开展全流程监管,为光伏项目高效落地筑牢保障体系。

创新模式,精准施策,织密草原生态保护网

为实现光伏建设与草原保护“一体推进”,剑川县创新构建“建、管、用”一体化机制。施工前,组织专项培训,让施工人员熟练掌握草原保护方案,强化植被保护意识;建设中,遵循自然规律科学选种播种,配套旱季补水、人工除杂等措施,提升草原植被盖度;建成后,聘请生态护林员担任植保监管员,开展常态化巡护,形成全链条生态管护体系,成功打造“草光互补”建管用一体化的“剑川模式”。

草光协同,效益双赢,释放绿色惠民新红利

面对项目区高海拔、低气温、长霜期等自然条件限制,剑川县巧妙利用光伏板“天然屏障+集水神器”双重功能,有效改善植被生长环境,助力原生植被恢复。同步科学种植人工牧草,既让光伏板“晒出”清洁能源,又让草原“长”出生态财富,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三者共赢。监测显示,剑川县光伏区域牧草年增长290余吨,牧民年省饲料成本约4000元,切实以绿色能源赋能畜牧业发展,让生态红利直抵民生。

编辑:刘丹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