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概况
云南大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保护区)地处热带北缘,北回归线以南,位于滇东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涉及蒙自、个旧、屏边、河口4个县(市)12个乡镇40个村委会180个村民小组。与越南接壤,总面积43993公顷。海拔高差大,最高海拔在大尖山2354米,最低海拔在小南溪河100米。
历史沿革
1986年成立省级自然保护区,2001年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保护目标
保护区属于自然生态系统类别的森林生态系统类型,主要保护对象为热带湿润雨林以及完整的热带山地森林生态系统,以苏铁、桫椤、兰科植物、望天树、龙脑香、多毛坡垒等为代表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以及以蜂猴、云豹、黑熊等为代表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核心价值
保护区内有湿润雨林、山地苔藓常绿阔叶林等6个植被类型,分布着我国最完整的热带山地森林植被垂直带谱;未曾遭受第四纪冰川的侵袭,凸显了动植物繁衍生息的五大特性:古老性、特有性、珍稀性、完整性、多样性,是我国乃至世界生物多样性汇集的地区之一。保护区内已记录各类植物6080种,各类动物1407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