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云南轿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025-05-07   来源: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   

基本概况

云南轿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保护区)地处大凉山南延支脉,滇东高原北部金沙江及其一级支流普渡河和小江之间的拱王山中上部,总面积16456公顷。

历史沿革

1994年,经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轿子山省级自然保护区;2011年4月19日,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保护目标

 

保护区保护国家级省级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及其原生植物群落,森林自然和人文景观,保持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恢复和发展珍稀濒危物种,保持生态平衡,保护生态环境与自然资源。 一是保护以长苞冷杉林、高山柏林、高山松林、黄背栎林等为代表的滇中地区唯一在轿子山有分布的植被类型及森林生态系统。 二是保护以攀枝花苏铁、须弥红豆杉、西康玉兰、丁茜、乌蒙绿绒蒿、东川当归、林麝、中国穿山甲、大灵猫等为代表的珍稀濒危、特有动植物及其栖息地。 三是保护第四纪冰川遗迹尤其是冰蚀地貌。 四是保护长江上游重大水利工程的重要水源涵养地和昆明地区的生态屏障。

核心价值

保护区海拔高差达3144米,孕育了滇东高原最为完整的气候、土壤、植被和自然带的垂直带谱和最丰富的植被类型,是滇东高原植被的典型缩影。是以攀枝花苏铁、喜马拉雅红豆杉、林麝等为代表的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的栖息环境;有我国面积最大的高山柏林和分布海拔最低的高山松林;是晓光河源头及普渡河支流水源涵养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