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概况
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保护区)云南段,位于昭通市镇雄县、威信县、水富市,地处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过渡地带。保护区云南段分赤水河河源段和金沙江水富段两个区域,流经镇雄、威信、水富三个县(市)、16个乡镇(街道)、80个村(社区)。2021年实际勘测显示,保护区云南段河道全长320.26千米、总面积498.16公顷。
历史沿革
2000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批准建立“长江合江——雷波段珍稀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5年4月调整为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保护目标
保护区保护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物种;保护长江上游独特的水域生态环境及生物多样性;保护保护区流域范围内物质和文化遗产。
核心价值
一是河流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完整而独特。赤水河整体位于云贵高原与四川盆地的过度地带,河流落差大,栖息地异质性高,是长江上游唯一的自然河流。二是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的重要栖息地和繁殖场所。赤水河流域分布有土著鱼类150种,其中包括2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鱼类,9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鱼类和45种长江上游特有鱼类。三是长江大保护的先行示范区。赤水河从2017年1月1日率先实施全面禁渔,是长江流域第一条全面禁渔的河流。2021年1月,国家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的《赤水河流域协调推进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实施方案》,提出要把赤水河流域打造成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动实践的样板典范。2021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深入开展绿色发展示范,推进赤水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