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要湿地是指湿地生态功能和效益具有国家重要意义,符合《国家重要湿地确定指标》,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等有关规定予以保护和管理的湿地。这些湿地在生态区位、维护生态功能、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需要特殊保护管理。截至2025年,全国共认定国家重要湿地58处。云南现有国家重要湿地3处,分别是:大理市洱海国家重要湿地、剑川县剑湖国家重要湿地、香格里拉千湖山国家重要湿地。
云南省大理市洱海国家重要湿地
基本概况
于2023年被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认定为国家重要湿地。云南省大理市洱海国家重要湿地面积24990.98公顷,位于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境内。
生态地位
云南省大理市洱海国家重要湿地地处云贵高原和横断山脉的分界线上,是澜沧江—湄公河中上游最大的高原断陷淡水湖泊,位于全国生态功能区划中“无量山—哀牢山生物多样性保护重要区”、“滇西山地生物多样性保护重要区”、“滇西北高原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水源涵养重要区”,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中“西南高山峡谷—横断山南端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以及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中“长江重点生态区”。作为我国西南山地水量较大、水质较好、生物多样性丰富、自然生态与人文景观和谐共生的高原淡水湖泊湿地生态系统,具有重要的保护价值。
资源特色
云南省大理市洱海国家重要湿地内有2个植被型,6个植被亚型,36个群系,分布有野生湿地维管束植物60科173属260种,占云南湿地高等植物的11.43%,有海菜花等中国特有植物和滇水金凤云南特有植物。记录有野生动物19目52科193种,有大理裂腹鱼、洱海鲤等8种洱海特有鱼类,是云南以至中国鲤属鱼类的主要特化区域之一;有100余种3万多只水鸟在此越冬,是我国西部候鸟迁飞通道上重要的停歇地和越冬地。独特秀美的自然地理条件,养育了湿地周边爱水护水的大理白族居民,塑造了自然生态与人文景观和谐共生的民族特色湿地文化,形成了“苍山不墨千秋画,洱海无弦万古琴”的自然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