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时政要闻 > 正文

部长级全体会议各方代表呼吁携手并进应对挑战——
开启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新征程

2021-10-13 09:14:31   来源:云南日报    分享到:

COP15新闻中心的彩绘作品。新华社记者 陈君清 摄

2020年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高级别会议·部长级全体会议在昆明滇池国际会展中心举行。 云南日报记者 周灿 陈飞 摄

媒体聚焦会议。云南日报记者 杨峥 陈飞 摄

嘉宾了解恐龙演化史。云南日报记者 黄兴能 张彤 摄

特色文创产品。云南日报记者 李星佺 摄

10月12日,COP15高级别会议·部长级全体会议开幕,来自各缔约方、观察员以及各国际组织和机构的代表参加会议。

与会代表围绕生物多样性保护相关主题进行了富有成效的讨论。代表们一致认为,人类在经历前所未有的环境挑战,人与自然是紧密相连的命运共同体,应该将人类视为自然的一部分,在科学的基础上,推动跨学科、跨部门、跨区域的统筹规划治理,实现共同繁荣。此次大会的主题顺应了时代,与2050年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愿景高度契合。各方应以高度的政治决心、最强的行动力度、最有力的保障条件,推动全球生态环境治理行稳致远,携手并进,开启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新征程。

关键词1

生态文明关乎人类福祉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的根基,关系着人类福祉。人类活动行为会对环境产生影响,与此同时,环境的改变也将直接影响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会上,来自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劳工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代表分别从不同角度,在线探讨生态文明对食品、健康、就业和教育方面的意义,并根据所属组织职能,对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提出履职建议。

会议大屏幕上,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屈冬玉发来了来自罗马的问候。他说,受新冠疫情影响,以发展中国家为代表的许多国家正面临着粮食和食品安全的严峻挑战,粮食产量的下降带来了包括营养不良等一系列问题。而这正是人类生存与生态环境息息相关的佐证。“COP15对于实现2050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愿景是一个里程碑,实现可持续的粮食农业体系系统,我们需要生物多样性的保障,探讨生态文明是全世界的共同需要。”屈冬玉说。

为此,他提出“手拉手”倡议,“我们需要联合起来,让所有人聚在一起,全面应对新冠疫情,需要一个强有力且具有包容性的复苏计划,应对和迎接世界最大的挑战,真正做到粮食农业体系的变革,让包括农业从业者和消费者在内的所有人受益。我们承诺,尽可能地在联合国系统里集合各方力量,促进下一个十年行动,形成更有效的、更有韧性的、持续性的粮食农业体系。”屈冬玉说。

世界卫生组织副总干事苏珊娜·雅克布提出“一个健康的倡议”。她说,建设生态文明确保人们享有干净的空气、淡水及健全的环境,生态文明也能够让人们得到营养,通过健康膳食应对生物多样性丧失、气候变化和疾病等带来的风险。“我们希望建立全方位合作的机制,跨领域部门工作的方式,设计可操作的框架,让生物多样性保护主流化,共同迈向健康可持续的生态文明道路。”苏珊娜·雅克布说。

“我们要为所有的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国际劳工组织助理总干事兼亚太局局长麻田千穗子希望通过生物多样性保护,推动就业环境的复苏。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副总干事曲星建议,“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的制定过程中,将人类与自然的互动关系纳入考虑。制定人与生物圈的生存方案,加强遗产的共享,找到新的更好的方法与自然共存。

在深入探讨中,各位代表强调,要实现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目标,采取实际行动最为重要,要将生物多样性保护置于政策制定和实施的优先位置,在粮食系统、基础设施投资、能源与利用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实现变革。要加强公共和私营部门的资源调动,建立公开透明的执行机制,扭转生物多样性丧失,实现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宏伟目标。

关键词2

金融业调整与生态文明能力建设

金融业是助推生态文明建设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力量。在当天的专题讨论中,世界银行行长戴维·马尔帕斯、全球环境基金首席执行官卡洛斯·曼努埃尔·罗德里格斯、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署长阿希姆·施泰纳就金融业调整与生态文明能力建设这一议题进行线上发言与分享。

“各缔约方有很大机会,也有责任在昆明达成一个2020年后的雄心勃勃且非常有效的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作为全球环境基金的首席执行官,我承诺将尽最大努力,支持各国开展生物多样性方面的努力。”卡洛斯·曼努埃尔·罗德里格斯说。

“正如《2020年人类发展报告》所指出,当前已经到了各国都必须重新思考和规划其发展道路的时候,金融是这一变革的核心。”阿希姆·施泰纳说。他表示,此前联合国新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每年通过农业支持项目向农民支付的资金中,有九成会对自然界产生伤害,并加剧气候危机。因此,该报告呼吁重塑全球农业体系,让粮食生产朝着更持续的方向发展。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正在帮助各国和社区,推动“自然向好”型的投资与主要伙伴协力,投入和引导资金开展生态系统管理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大力支持基于自然的改革方案。

阿希姆·施泰纳于发言结束时宣布: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全球基金共同承诺,在“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于明年正式确立后,将立即加大对《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的资金和技术支持。

“随着这一关键框架的形成,相信我们正走在全新的保护生态系统以及宝贵的生物多样性方法的前沿。我们再也不能为了快速获利竭泽而渔,大自然也将被最终赋予其真正的价值。”阿希姆·施泰纳说。

关键词3

协同合作,促进生物多样性

围绕着“促进生物多样性、气候、陆地和海洋的协同行动”这一议题,发言者们在线上讨论时说得最多的关键词就是:只有合作,才能共赢。

《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执行秘书易卜拉欣·迪奥在发言中用垃圾排放的例子令代表们印象深刻。“想象一下,一旦宝贵的土地资源越来越少,那粮食生产也会相应减少,连环相扣的危机将对人类产生重大影响。”他说,如果人类排放垃圾污染了陆地,那么海洋也不能幸免,如果人类破坏了动植物的栖息地,随之而来的将是土地退化、海洋污染、物种灭绝……因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他呼吁:“全人类要重视土地退化的问题,恢复被破坏的生态系统和土地,对于人类而言,已经没有五十年、一百年的时间了。只有各方达成强有力的生物多样性框架,才能推动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执行秘书帕特里西亚·埃斯皮诺萨认为,大自然已经成为人类应对气候变化最紧密的盟友。研究显示,越来越多的国家将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系统纳入了可持续发展的重点,这是值得欣慰的举措。

在生物多样性相关公约代表看来,只有每一个公约成员方在国家层面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加强合作,且督促行动计划落到实处,才能遏制生物多样性丧失,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共处。

作为土著青年代表,约瑟法·陶利的发言引起大家共鸣。“我们在乎土地,我们要保护土地,因为土地就是我们的生命源泉。”她动情地说道。在她所生活的社区里,人与土地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他们种出健康的食物,一代一代传递着“不能浪费粮食”的价值观。“所有人都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所有的物种都生存在大地上,一个清洁、安全、健康、可持续的环境,就是给予所有年轻人一个充满希望的未来。”约瑟法·陶利的发言引来阵阵掌声。

当天,与会代表们还交流分享了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实现可持续利用方面所做出的承诺、采取的措施和取得的成效,展现了各方生物多样性治理的智慧,为制定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提供了宝贵经验。各位代表期待COP15能够唤醒更多的人的共识,促进全球协同行动,使生物多样性保护成为促进世界经济绿色复苏的动力,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2050年美好愿景发挥作用。

记者:胡晓蓉 王丹 闵楠

编辑:张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