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 - 云南林业2025年1期
P. 17
之中。四是实现项目设计
建设融合实践。项目工程
施工地处昆明树木园园区,
呈现工期周期短、点多分
散,林区施工组织难度大,
施工通道受限等困难。各级
领导高度重视,加强沟通协
作,汇聚各方智慧力量,创
新设计思路,优化施工工序,
提高施工操作性。历时一年
多的时间,主园环路由坑洼
不平的水泥沙石路面变成
整洁的沥青路面,破旧的简
易仓库变成多功能科普宣
传的展陈馆,壳斗科种子外
形温室和跨越竹类园上空
的人行悬索桥成为科普打
卡点,林间亭、栈道、文化
墙提升了专类园的景观效
果,呈现一园一景一特点,
景观设施、环保设施、绿化
美化环境设施进一步提升,
为公众呈现出一个集科普、
科普温室打造 生态、美观于一体的崭新园
生动的生态科 区。
普课堂
团队和云南工程建设总承 的色彩体系,以森林色彩 已具备科普展示节点功能 面向公众,科普启航
包股份有限公司的配合下, 为主,充分保留现有树木, 基础上,重点打造那些尚 随着国家发展战略的
结合施工现场、工程进度, 并将其整合至建筑单体、 未拥有科普节点的专类园, 调整,林草科研系统也面
及时完善施工图纸,确保项 道路、栈道以及桥梁的设 形成一园一科普的特色或 临着角色转换和功能提升。
目设计施工成果,保质保 计之中,使树木得以在建 亮点,填补省内林草科普 按照省政府主要领导提出
量完成建设任务。二是实 筑和栈道中自然生长。确 空白。其中,本次建设的 的“支持昆明树木园向公
现森林色彩控制融合设计。 保建设完成后的设施能够 专类园科普节点中的科普 众开放”的指示要求,昆
项目设计围绕保护园区现 与森林植被体系和谐相融, 温室,坐落于园区壳斗科 明树木园依托收集保存的
有植被生态系统,采用色 避免对原有环境造成破坏。 区域。其建筑设计灵感源 林木种质资源以及研究成
彩控制,坚持使用环保材 三是实现一园一特点设计 自壳斗科种子的形态,通 果,向公众普及生物多样
料进行建设,确保建设成 融合理念;充分利用树木 过建筑形态的抽象化,模 性保护及可持续利用知识,
果与环境相融合。在设计 园 60 多年建成的 12 个专 拟了种子的生长形成过程, 同时将省林科院各团队的
过程中,采用了低饱和度 类园的格局,在部分专类园 将生物元素融入建筑设计 研究融入科普教育中,实
YUNNAN FORESTRY |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