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7 - 《云南林业》2025年4期
P. 37
7 息地在保护区内的脊背山、 林麝
叶母德山、岩子脚、西拉
绿孔雀 河老寨、坟地山等区域。
绿孔雀(Pavo mutic- 截 至 目 前, 保 护 区
us) 是我国野生雉类中 已实施绿孔雀监测项目 3
体形最大的种类,体羽主 期,总投资 258 万元。布
要呈金翠绿色。雄鸟头顶 设 34 个监测点,安装球机
具一簇直立的冠羽,下 13 台、在线监测红外相机
背具闪耀紫辉的铜钱状花 26 台、离线红外相机 79
斑;尾上覆羽特别发达, 台。2018 年 布 设 红 外 相
长可达1米以上,羽端有 机 12 台,首次发现 5 只
一闪耀蓝色和翠绿色相嵌 绿孔雀分布范围约 200 公
的眼状斑,形成华丽的尾 顷,2 台红外相机拍摄到
屏;尾羽黑褐色,形短而 绿孔雀共 5 只,相对多度 时,还监测到绿孔雀亚成 近日,西南林业大学
隐于尾屏下;初级覆羽和 指数为 41.67%;2022 年 体,最大一群数量达 15 只, 科研团队与元江国家级自
初级飞羽棕黄色。雌鸟与 布设红外相机 43 台,其中 说明绿孔雀这一珍稀物种 然保护区管护局联合开展
雄鸟相似,但无尾屏。绿 22 台相机拍摄到 36 只, 的数量在该区域呈现快速 了保护区林麝专项监测,
孔雀是热带、亚热带地区 分布范围约 2 200 公顷, 增长态势。 旨在摸清林麝在保护区的
的林栖雉类,栖息于海拔 相对多度指数 83.72%。 种群数量、分布活动规律
2 000 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及 5 年 间群 数量 变 化率 为 8 和栖息地变化趋势等情况,
河谷地带。性杂食。为国家 620%,分布范围变化率 进一步了解林麝在生态系
一级保护野生动物,被列 1 000%,绿孔雀分布区域 林麝 统中的生态角色和影响,
入 CITES 附录 II。主要栖 范围呈现大幅度扩大。同 林麝(Moschus ber- 提出切实可行的保护对策
绿孔雀 ezovskii)属于麝科、麝属 和建议,针对性制定保护
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雄 管理措施。监测采取“培
性林麝分泌的麝香具有极 训 + 实操”的方式进行。
高的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 首先对野生动物专线监测
有“软黄金”之称。由于其 员开展培训,包括相机使
价格昂贵,人为猎杀取麝致 用注意事项,扫描相机识
使野生资源枯竭,加之栖 别条形码操作,千米网格
息地破碎化、丧失等原因, 安放相机及回收数据等。
使其种群数量急剧减少, 其次深入保护区腹地,划
现存数量可能仅为 20 世纪 分 6 个监测样区分组开展
50 年代的 3% ~ 5%。目 “野外实训 + 监测”的林
前,林麝已被《中国生物 麝专项监测,重点选择兽
多样性红色名录》评估为 道和林麝的活动痕迹,布
极危物种,列入了“十四五” 设 24 台红外相机。后续科
期间国家规划专项拯救的 研团队将每 4 个月更换一
极度濒危物种清单。 次电池并回收数据。
YUNNAN FORESTRY |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