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5 - 云南林业02(303)
P. 65
纳板河流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社区共管及其意义浅析
[4]
经济发展政策,两者往往是冲突的。 到下、从宏观到细致的立法层次 。 展促使保护区与村民建立一种长远的
地方政府可能存在“建立自然保护区 在这一机制下,纳板河保护区将有适 相互依存的合作伙伴关系。村民在保
会阻碍地方经济发展的误区”,常把 合自身的“一区一法”,区内保护与 护与管理中得到了实惠,也充分认识
生态环境保护与地方经济发展对立起 发展的矛盾将从法律角度得到缓解。 到自然资源的有限性,会自觉保护属
来,当自然保护与当地发展发生冲突 于自己的生物资源,做到可持续发展,
时,矛盾常长期搁置而不了了之。 5.2 加强公众自然教育 在保护区建立了有效可持续发展观。
保护区的公众自然教育,不仅是
4.3 野生动物与社区生产生活的冲突 保护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说教,
保护野生动物是保护区管理的重 更重要的是通过提高当地居民的环境
要内容。保护成效越显著,人与野生 保护意识来增进其热爱、建设和保护
参考文献
动物的冲突表现就越大。保护区自从 家乡的信念,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
1998 年实行收缴封存猎枪、猎具以来, 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提高和 [1]蔡晓梅,苏杨,吴必虎,等. 生
滥捕滥猎事件明显减少,野生动物数 改善生产效率和生活质量。 态文明建设背景下中国自然保护地
量大幅增加。保护区内数量明显增加 发展的理论思考与创新实践 [J]. 自
并且经常肇事的野生动物有野牛、野 5.3 积极开展社区共建共管工作 然资源学报 ,2023,38(4):839-861.
猪和黑熊,其经常到森林边缘的农田、 进一步总结社区共管经验,完善 [2] 曹光宏 , 谭运洪,何彩周 . 纳板
茶地、橡胶等经济果木林地觅食停留, 共管模式。社区共管模式是一种能够 河流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重点保
毁坏农作物,甚至主动攻击人。对此, 兼顾当地居民发展和生态保护的管理 护野生动植物 [M]. 昆明 : 云南科
当地居民怨声载道,因为现行补偿政 模式,比较适用于解决目前自然保护 技出版社 ,2023.
策治标不治本,野生动物仍将长期影 区所面临的问题,不仅有利于开放性 [3] 刘峰 , 杨树华 . 纳板河流域自然
响人们的正常生产生活。如何解决野 资源的保护和管理,还可提高当地居 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报告 [M]. 昆
生动物肇事,无疑是今后要更多思考 民对自然保护区的责任感,具有非常 明 : 云南科技出版社 ,2015.
和解决的重点和难点。 好的监督管理效果,可大力促进社区 [4] 周小琪 . 我国就地保护存在
[5]
经济发展 。在下一步的社区共管活 的问题及法律建议——以国家
5 动中,要在保护与发展中找到平衡点, 公 园 建 设 为 契 机 [J]. 环 境 生 态
既加强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又
学 ,2022,4(1):97-102.
思考建议 促进社区经济发展。 [5]宋志勇,召玉龙,张忠员,等. 西
5.1 构建完备的保护区管理体系,促 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社区
建议出台《自然保护地法》作为 6 划 ,2020,45(6):69-73,112.
进自然保护地法制体系化发展 共管实践与思考 [J]. 林业调查规
自然保护地领域的基本法,地方可以 结语 [6] 向子军 . 我国自然保护区管理
在基本法和分类法的指导下出台自然 纳板河保护区在进行正常的管理 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探讨 [J]. 南
保护地法规,再根据各自然保护地的 过程中,积极开展生态环境教育和生 方农业 ,2019,13(23):146-147.
具体情况,由管理机构制定适合各保 态建设活动,针对社区存在的问题采 [7]黄宝荣,王毅,苏利阳,等.我
护地的管理办法,构建“各类自然保 取了一系列的帮扶措施,使区内群众 国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的进展、问
护地法、各行政区域的自然保护地管 的生产生活水平得到进一步改善,促 题与对策建议 [J]. 中国科学院院
理规章、各保护地管理办法”的由上 进了社区经济的发展。社区经济的发 刊 ,2018,33(1):76-85.
YUNNAN FORESTRY | 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