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6 - 《云南林业》2025年4期
P. 76

护林人 . 风采录 INVESTIGATION & INNOVATION
            调查研究·研究





           3.1.2  人兽冲突问题                     方面的投入不足,导致保护区的知                    4.1.2  缓解人兽冲突
               随着野生动物种群数量逐渐恢                 名度和美誉度不高,游客接待量不                        建立完善的人兽冲突补偿机制,
           复,人兽冲突问题日益凸显。例如,                  多,难以充分发挥生态旅游的经济                    提高补偿标准和效率,及时对受损
           猕猴等野生动物会进入周边农田觅                   效益和社会效益。                           居民进行经济补偿。同时,探索采
           食,破坏农作物,给当地居民带来                                                      取一些预防措施,如建设防护设施、
           经济损失。虽然采取了一些补偿措                   3.3  科普宣教方面                        推广生态种植养殖模式等,减少野

           施,但人兽冲突仍然影响着当地居                   3.3.1  科普内容和形式的创新性不足               生动物对农作物的破坏。加强对当
           民对野生动物保护的积极性,也给                       目前科普宣教内容和形式相对                  地居民的宣传教育,提高居民对野
           保护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传统,缺乏创新性和互动性。科普                    生动物保护的认识和理解,引导居
           3.1.3  科研力量薄弱                     展示主要以展板、标本等静态形式                    民参与保护工作。
               野生动植物保护需要坚实的科                 为主,难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和兴                    4.1.3  加强科研合作
           研基础,但保护区目前科研力量相                   趣。科普活动的形式也较为单一,                        加强与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
           对薄弱,专业科研人员不足,与国                   缺乏新颖的创意和参与性强的项目,                   的合作,建立长期稳定的科研合作

           内外科研机构的合作不够紧密。在                   导致科普宣教的效果不够理想。                     关系。引进专业的科研人才和先进
           一些关键的保护问题上,如物种保                   3.3.2  科普宣教对象的覆盖面不广                的科研技术,开展多学科、多层次
           护策略制定、栖息地生态修复技术                       科普宣教工作主要集中在游客                  的科研项目。例如,与高校合作开
           等方面,缺乏深入的研究和科学的                   和周边学校、社区,对其他人群的                    展滇金丝猴的生态习性、遗传多样
           指导。                               覆盖不足。例如,对偏远地区的居民、                  性等方面的研究,为制定科学合理
                                             企业员工等群体的科普宣传较少,                    的保护策略提供依据。同时,加强
           3.2  可持续发展方面                      导致部分人群对保护区的了解和关                    对保护区工作人员的科研培训,提
           3.2.1  旅游开发与保护的矛盾                 注不足,难以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                    高其科研能力和水平。
               虽然强调生态旅游要在保护的                 保护的良好氛围。

           前提下进行开发,但在实际操作中,                                                     4.2  生态旅游发展策略
           矛盾。部分旅游项目的开发可能会 4                                                    4.2.1  优化旅游规划与管理
           旅游开发与保护之间仍存在一定的
                                                                                    进一步优化生态旅游规划,明
           对保护区的生态环境造成潜在的破                   发展策略与建议                            确旅游开发的边界和重点区域,严
           坏,如游客数量过多导致的栖息地                   4.1  野生动植物保护策略                     格控制游客数量和旅游活动范围。
           压力增大、旅游设施建设对生态系                   4.1.1  拓宽资金筹集渠道                    加强对旅游项目的审批和监管,确
           统的破坏等。如何在促进旅游发展                       积极争取政府加大对保护区的                  保旅游开发符合生态保护要求。建

           的同时,确保生态环境不受破坏,                   资金投入,同时拓宽资金筹集渠道。                   立生态旅游环境监测体系,实时监
           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鼓励社会资本参与野生动植物保护                    测旅游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
           3.2.2  旅游市场竞争力不足                  项目,通过设立保护基金、开展公                    时调整旅游管理措施。
               与周边一些知名旅游景区相比,                益众筹等方式,吸引更多的资金用                    4.2.2  提升旅游产品品质与竞争力
           白马雪山保护区的生态旅游市场竞                   于保护区的建设和保护工作。例如,                       深度挖掘保护区的生态文化资
           争力相对较弱,旅游产品单一,缺                   与企业合作开展生态保护项目,企                    源,开发具有特色的旅游产品。例如,
           乏特色和吸引力,旅游服务质量还                   业提供资金支持,保护区为企业提                    结合当地的少数民族文化和生态资
           有待提高。同时,在旅游宣传推广                   供宣传推广平台,实现互利共赢。                    源,开发文化体验游、生态研学游等



      74 | YUNNAN FORESTRY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