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9月20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 根据1998年4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关于修...
(1983年1月3日国务院发布 根据1992年5月13日《国务院关于修改〈植物检疫条例〉的决定》第一次修订 根据2017年10月7日《国务院关于修改部...
(2005年9月23日国家林业局令第17号 2016年9月22日国家林业局令第42号修改)第一条 为了防止外来林业有害生物传入国境,规范普及型国外引...
(2000年1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78号发布 根据2011年1月8日《国务院关于废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第一次修订 根据2016年2...
花立民,主要从事草地生态和草地啮齿动物生态学及其鼠害防控方面的科研与教学工作。
宛新荣,主要从事内蒙古高原啮齿动物生态、鼠害治理方面的研究工作,主要研究领域为啮齿动物种群生态、行为生态学、群落生态学及景观生态学、草地鼠传疫病与鼠害控制等。先后参加过中国科学院“八五”攻关项目、中国科学院“九五”攻关项目、国家“九五”攻关项目、“十五”攻关项目、国家基金重点项目、中澳国际合作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重大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重要方向项目的研究工作项目的工作。现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各1项。
王登, 1976年生。博士,副教授,博导。农业部植物保护专家指导组成员,农业部第九届全国农药登记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国动物学会兽类学分会理事,中国植保学会鼠害防治委员会秘书长,中国草学会草地植保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华预防医学会媒介生物学及控制分会委员。
武晓东,男,汉族,1959年10月生,中共党员,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内蒙古集宁人,现任内蒙古农业大学校友办主任。1978~1980年在原内蒙古农牧学院读专科,畜牧专业。1983~1986年在内蒙古农牧学院读硕士,草业科学专业,获农学硕士学位。1987年获山东大学动物生态学理学硕士学位。2001~2004年在内蒙古农业大学读博士,草业科学专业,获农学博士学位。现担任中国动物学会兽类学分会理事、中国草学会植保专业委员会理事、内蒙古动物学会副理事长等职务。
刘晓辉,男,1971年2月出生。现任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杂草鼠害与草地植保研究室副主任,鼠害课题组组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张泽华,中共党员,国家现代农业(牧草)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草地有害生物监测与防控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博士生导师。
张蓉,主要从事昆虫生态学和害虫综合防治研究,担任牧草体系盐池综合试验站站长。
林克剑,男,1976年出生于江西省玉山县。1996年毕业于江西农业大学农学院植物保护专业,获农学学士学位,2003年毕业于江西农业大学农学院动物学专业,获理学硕士学位。2006年毕业于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专业,获农学博士学位。现为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副所长。
王小艺,农业研究局天敌引进实验室访问进修。2014年11月起任天敌昆虫与生物防治学科组首席专家 中国林学会森林昆虫分会常务委员、副秘书长;中国林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昆虫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生物防治专业委员会、昆虫生态专业委员会委员。《环境昆虫学报》编委。 主要研究方向和主持的课题:
郝树广,1981-1985年,内蒙古农牧学院农学系植物保护专业,获学士学位。1985-1988年,西北农业大学植保系昆虫生态学专业,获硕士学位。1994-1997年,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系,昆虫生态与害虫管理专业,获博士学位。2007-2009年,每年6个月在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合作课题研究,博士后。1988-1994年,内蒙古林学院林学系,从事森林昆虫生态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1990年被评聘为讲师。997-2006年,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助理研究员。2006-现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
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博士点学科带头人。长期从事害虫生物防治研究,目前主要开展:(1)膜翅目昆虫性别决定及其共生微生物生殖调控机理;(2)害虫生物防治与赤眼蜂应用基础研究;(3)玉米害虫生物学、生态学和控制技术研究。
班丽萍,1979年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曾在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瑞典农业大学,英国洛桑国际工作站等地开展合作研究。现任职草业科学与技术学院。
袁明龙,男,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甘肃靖远人,主要从事草地昆虫学教学和科研工作。
牙森沙力,男,维吾尔族,1978年6月生,农学博士,博士后,新疆农业大学,农学院昆虫学系专业课教师。
副教授 临沂大学农林科学学院,1990年5月出生,中共党员,山东临沂人。
高立杰,女,汉族,1975年出生,河北唐山人,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07年6月毕业于河北农业大学森林保护学专业,获硕士学位,同年留校任教。现为动物科技学院草业科学系主任兼党支部书记,草业学科带头人。主持厅级科研项目2项、校级科研项目1项;主持及主研校级教研项目两项;主研及参与国家、省级科研项目近10项,发表SCI及国内学术论文近20篇,参与编写专著4部。
尉亚辉,男,1960年生,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项目首席专家。西北大学生态毒理研究所常务副所长,西北大学西部草原毒害草研究中心主任,陕西省POPs重点实验室主任,西安市生物转化与食品安全检测工程实验。
赵宝玉,男,汉族,1964年11月生,陕西宝鸡人,博士,教授,研究生导师。1987年7月新疆石河子农学院(现更名石河子大学)兽医系兽医本科专业毕业,获农学学士学位;1990年7月西北农业大学(现更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兽医系兽医内科。多年来主要是以我国西部天然草地有毒植物为对象,从事有毒植物资源调查、有毒植物中毒病致病机理及其控制、有毒植物综合利用、有毒植物天然产物化学、天然创新药物研发等研究。
孙娟,女,1976年3月生,博士,教授。教育部高等学校草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草学会常务理事、国家草产业科技创新联盟常务理事、中国草学会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草学会草产品加工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山东省草业科技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国家民航局生态评估专家;山东省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委员;内蒙古自治区草牧业示范工程项目克旗示范基地技术指导专家;郑州新郑国际机场和青岛胶东国际机场签约指导专家。